汽配人,新规出来了,你还敢串货吗?
【发布者:admin】 【发布时间:2017/10/24】 【点击数:6955】 【字体大小:
大 中 小】
近互联网新规的上线,对于汽配行业来说可谓是雷霆一击,甚至可以说,新规好像就是专门为汽配人规定的。
我们先来说说新规的内容:新规明确,互联网群组“谁建群谁负责”“谁管理谁负责”。
乍一看这项规定好像对汽配行业形成不了什么影响,但其实你错了,这简直就是对汽配行业赖以生存的“串货”模式进行的最强有力的遏制。
为什么这么说?这就要从现在的“串货”销售模式说起了。
“串货”是汽配行业里最普遍的销售模式,由于汽车品牌和系列的多而杂,汽车配件的数量更是庞大,这就注定了一个汽配店的库存不可能将零件都集全,但是在实际销售中,需求的零件又偏偏是没有库存的,于是聪明的汽配人便发明了“串货”:当接到一个单子但是自身没有库存的时候,就要跟同行业的人去互相借货。发展到现在,大部分汽配门店的销售盈利均出自同行的“串货”。
言归正传,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:不可否认,“串货”对汽配人来说确实是关系到生死存亡,但是新规又跟“串货”有什么关系呢?
这就要说“串货”获取需求信息的渠道了。在手机还不发达的时候,“串货”依靠的是当面询问,其效率有多低我们不再赘述;后来主要依靠是电话,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;到了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发达,“串货”的主要获取信息渠道变成了我们平时使用的QQ、微信等社交软件。它的方便快捷,给汽配人带来了巨大的销售效益,已经成了汽配人“串货”必不可少的工具。所以,他们会在这些社交软件中建立或者加入很多群,然后在群里发布和接收需求信息,以此来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,在现在的汽配行业里,如果你没有上百个汽配交流群,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做汽配的,也正因为这个原因,汽配的串货与互联网产生了联系。
如果这些群只是用于发送一些需求也就罢了,但是它偏偏被很多人利用,在群里发布一些法规明确禁止的东西,比如下面这个:
看到这个图是不是异常的熟悉,但是,这只是冰山一角,已经属于“比较文明”的非法广告了,除此之外,里面还经常会出现一些“不可描述”的非法信息,简直就是鱼龙混杂。虽然建群的初衷是好的,但是却成了一些人触犯法律红线的工具。
说到这里大家一定看出来新规对汽配“串货”的影响了吧?没错,“谁建群谁负责”“谁管理谁负责”这条规定的出现,将会使这些创建和管理汽配群的人背负法律责任,换句话说,以“串货”为初衷的汽配群可能面临着被查处的风险。以前群主可以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”,但是新规的出现,群主再也不能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了,那么就一定会有很多群面临着被解散的局面,又或者是汽配群将进行一次大范围的重新洗牌。
毫无疑问的是,无论哪种做法,都将对“串货”产生巨大的冲击,使依靠“串货”生存的汽配人失去很多销售渠道。减少十个群,就减少一半的销量,本来销售利润已经很低了,这样一来,粗略的估计汽配行业将有一多半的人面临倒闭歇业。
那么汽配人只能坐以待毙吗?
如果一味的去计较群的增加或减少显然解决不了问题,假如有一个可以承担法律风险的、规范的、专属于汽配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建立起来,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了呢?
这个平台上需要有什么基本功能呢?第一,一定是可以很轻松的实现“串货”信息的共享,取代以前QQ、微信等的作用;第二,一定可以满足各种开单销售的流程,不会对正常的销售产生影响。就像是车起点平台,有了它,不仅可以不依赖那些不规范群,而且在这个平台上的汽配人,还可以逐渐形成一个特有的汽配生态联盟,将整个汽配行业更好的联系起来,将汽配资源更好的分配和利用起来。
现在的汽配市场,汽配人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,如果不跟随着国家政策,不跟随着时代潮流,不去改变创新,那么结局一定是被市场淘汰。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,记住,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伴随着弱者的淘汰,汽配行业也不会例外。
不想被淘汰,就要尝试、就要改变、就要敢为人先!